1936年,中国正值国民党白色恐怖之下,内忧外患,形势风云变幻。在南京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下,一辆车缓缓驶来,车上坐着的是华桢,正直风华正茂的年龄,英俊帅气,目前就读于江阴电雷学校航海可二期,今天他是专程回家参加父亲的五十寿辰,再有一个月他就要毕业登舰开始实习,这次父亲专程给他发了电报,让他务必赶回家。
华桢的父亲是军政部中将次长华卓钦,哥哥华梁是侍从室第二处秘书,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华桢明白其中很多人都是冲着父亲在军中的名望而来,见到父亲,还是一如既往地严厉,父亲听到华桢没有给客人打招呼,便让兄长带他去,华桢对仕途淡泊,并不打算经商从政,还准备继续留在电雷学校深造,或者多去做海军方面的工作,意外的是父亲听到他的决定并没有反对。
客厅内宾朋满座,音乐舞声刺耳,华桢不喜欢这般嘈杂的环境,便躲在一旁的书房安静吃饭,哥哥高顺平问他今后的打算,华桢忍不住说起了最近了解到的中国形式,抗日是持久的事,他已经不对国民党抱有希望,哥哥华梁已经不耐烦,立刻叮嘱他不要在家里谈论政治方面的事情。
中共地下党同志邓铭远刚从上海到南京的火车上下来,便被国民党人追踪,慌忙之际,他想到了华卓钦,这个人在党内兼有重职,或许可以到他那里躲躲。邓铭远手里还有一份重要的情报需要尽快交给接头人,匆忙进入华卓钦的府邸,邓铭远见到了华桢,看到敌人很快就要追来,邓铭远便把这本带有重要信息的书籍交给了华桢,并且告诉了要去的地址,不久便被汉J魏岱擎带走了。
邓铭远被关押到上海淞沪司令部,华桢便根据邓铭远的指使乘坐火车来到上海,他还要把这本书叫到一个姓孟的人手里。约定时间还没有到,华桢便在约定地点附近喝茶,不经意看到对面的楼房外延有人攀爬,摊贩旁吃饭的人见怪不怪,称对面住着的那户人经常在楼外翻窗爬来爬去。
华桢刚刚走进楼,便发现了异动,刚才和他一起进入大楼的大概有六七岁光景的小女孩惊慌失措,手里的糖串掉在地上。华桢刚走前一步,发现有人用枪指着小姑娘,情况危急,华桢机警地把小女孩拉在一旁,然后迅速躲在附近的一间屋子。
华桢明白发生了意外,不久楼道上来了警察,华桢迅速带着小女孩离开这座大楼。根据小女孩交代,华桢要找的孟先生是她父亲,就在刚才她跑出去买糖串的时候,父母和几个客人都被枪杀,并且那个杀手穿得也是警察的衣服。
华桢带着小女孩去吃饭,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反复看了那本书后,终于发现了秘密,将书的扉页用小刀划开,里面有伪造的几份证件,其中包括那个小女孩的,原来老师邓铭远让华桢务必要送出去的是几个人伪装转移的几份证件,可惜华桢来迟了一步,否则刚刚的惨案便不会发生。
女孩看到周围别的小朋友的爸妈,脸上便挂满泪水,问华桢能不能也带她走,华桢开始迟疑,他知道带上这个小女孩将会非常危险,便问女孩在这里还有没有认识的人,可以将她送到亲戚那里。